胡琏:娶一对姐妹花生下8个子女,到台湾之后,官职还能一路飙升

发布日期:2025-02-04 21:09    点击次数:157

国民党有五大主力部队,其间18军无疑是主力中的主力,是五大主力部队中,建军最早、实力最强、名将最多的部队。

而18军的军长正是胡琏,环绕在他身上的,除了有“不败将军”的称谓,和蒋介石毫不保存的信赖之外,还有一些质疑。

有人觉得他足智多谋、奸刁如狐,是一位悍将。有人则觉得他命运爆棚,胜之不武,只能牵强说是个福将。

其实胡琏的好命运贯穿了他的一生,他一生娶了三个老婆,其间还有一对姐妹花,却家宅调和,生有8子女,官场、情场、战场都是鸿运当头,让人不得不羡慕。

那么,胡琏真是气运之子吗?他的成便是凭仗真本事呢,仍是虚无缥缈的命运?

图丨胡琏

奸刁如狐的“福将”

咱们都知道,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,有一个著名的将才培养基地——大名鼎鼎的黄埔军校。

特别是黄埔四期,为国共两党输送了林彪、谢晋元、张灵甫等咱们耳熟能详的人才。而本文的主角胡琏,也是黄埔军校四期的学生。

他身世国民党,是一个曾参加过北伐战役、华夏大战,一起作为一名知名的“反共”分子,也参加过对中心苏区赤军的“围歼”。

在军事指挥上,以果敢勇猛、奸刁多谋著称,被毛主席称“狡如狐、猛如虎”。而在解放战役时,胡琏多次与我军的粟裕将军交兵,双方各有输赢,两人是出了名的宿敌。

粟裕,想必咱们并不生疏,开国十大将军之一,在民间从来有“军神”之称,尽管非军校科班身世,但其仿佛与生俱来的军事才干,让毛主席大赞为“最会交兵的人”,颇受主席信赖。

图丨黄埔军校

那么,这两个颇受国共两党领头人信赖的“爱将”,都是怎样谈论对方的呢?

粟裕曾说过,国民党这么多高档将领,唯有胡琏最为难缠,粟裕在与胡琏的对战中,有好几次,都以为他在劫难逃,但胡琏偏偏总是能逃过一劫,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呢?

首先是宿北大战,两位将领并没有正面比武,其时国民党命令胡琏带领11师与第69师师长戴之奇北上,阻挠粟裕。

当商议如何与粟裕交手时,两人却产生了巨大的分歧,胡琏以为陈毅或许会与粟裕联手,可是戴之奇却是弃之以鼻,他坚信陈毅不会不顾自己的“老巢”,轻易地南下。

战役还没开端,两位同僚就产生了心结,最终,戴之奇仍是坚持自己的看法,胡琏却心有顾忌,尽管赞同了戴之奇的战略,但还留了一手,挑选了让戴之奇开路,他紧随其后。

图丨粟裕

果不其然,在戴之奇大模大样一路行军后,一下子就中了粟裕匿伏,被粟裕军队团团围住。

而坚持走在戴之奇后边的胡琏呢?尽管仅仅间隔一公里多,但终究仍是逃过一劫,在共军的围歼下,戴之奇的69师全军覆没,戴之奇吞枪自杀。

此刻,还有一事未说,其实,戴之奇并不是一定会死,在被粟裕围住之时,他向总部请求过援助。

但胡琏与戴之奇并无太多友谊,且非常害怕这一去便是中了匿伏,所以胡琏最终仍是挑选放弃了援助戴之奇。

从战略上来说,战场瞬息万变,谁也不敢打包票说自己一定会胜。胡琏以为自己援助戴之奇,一定会和他一样,落得身死的下场,但粟裕何曾不是后怕不已呢?

图丨胡琏

胡琏的11师也是虎狼之师,比戴之奇的64师强了不少,假如胡琏挑选援助,那么粟裕的挑选反而是退兵。

两人的再一次比武是在1947年。胡琏带领的11师与张灵甫带领的74师,一起进攻山东解放区。

张灵甫被陈粟大军围住,打电话向胡琏求助,可是胡琏此刻也是分身乏术,他在半路上就被共军阻截,无法立刻援助。

这是两个黄埔军校同期的最终一次对话了,只因通话后不久,张灵甫与74师便被陈粟大军全歼。

另一边,合理陈粟大军趁热打铁想要把胡琏也干掉时,胡琏好运降临,在危殆时间得到了国军援助,突出了重围。

图丨粟裕

粟裕与胡琏孰强孰弱?阅历过前两次比武,咱们可以看到粟裕确实无愧“战神”称谓,比起科班身世的胡琏、张灵甫等人,他并没有受到过太多军事理论的熏陶。

可是凭仗无数次战役的洗礼,他对战术和战略的把握确实是登峰造极。

而这两次比武中的胡琏呢?一次不战而退,一次幸运突围,特别是与张灵甫比较,仅仅多了一点命运,那么,胡琏真的那么好运吗?

这咱们暂时不下结论。咱们看到,在粟裕的两次比武中,他总是处于失利的那一方,那么,胡琏真的就比粟裕弱吗?当然不是。

要知道,胡琏“奸刁如狐”,是一个难缠的对手,而粟裕之所以会有这种形象,就不能不谈到南麻之战了。

图丨粟裕

此战胡琏固守南麻,在粟裕进攻南麻,粟裕有强战力的大部队,胡琏却有坚实的地堡。

每个地堡中仅守着两三个战士,却成功让粟裕无计可施,只能强攻,因而耗损了大量的时间。

好不容易攻破地堡时,老天却在胡琏的“天灵灵地灵灵”之下,奇迹般地下起了大雨,这大雨还特别的给胡琏体面,一下便是好几天。

让胡琏成功等到了黄百韬的援军,粟裕无法撤退。

此战我军折损1万多人,胡琏却只折损8000人,是粟裕在解放战役中,少有的那么一次惨败,胡琏用兵之难缠可见一斑。

图丨胡琏

能力是命运的拐角点

假如人生是一场游戏,那么胡琏的开局,一定是让人大喊倒运,一起又充溢不甘的。起于微末,是胡琏开局的注脚。

1907年,胡琏生于陕西华县一个贫困家庭,除了爸爸妈妈之外,胡琏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,五口之家在战乱年代生计,其艰难可想而知。

胡家只有几亩薄田,尽管爸爸妈妈为种田养家整天早出晚归,但三兄妹仍旧整天挨饿。连生活都成问题的胡家,又是怎样培养出了胡琏呢?

本来,胡琏自小就表现出了自己的聪明机警,爸爸妈妈对他寄予厚望,即便自己挨饿,也要筹钱把他送去华县当地的一所私塾。

爸爸妈妈寄希望于胡琏可以学有所成,最好是当个教书先生,这样既有体面,又有钱补助家用。

图丨私塾

可惜的是,其时读书是一件极为奢华的工作,即便胡琏聪明绝顶,最终也只能牵强在小学就停学,由于家里已经没有钱了。

不读书,就只能指望成家立业了,胡琏的爸爸妈妈为他相中了同一个村子吴家的女孩儿吴秀娃。

吴秀娃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女,没有常识修养,也没有容貌加成,在胡琏心底里,她是一个粗俗的女性,是配不上他的。

可是彼时的胡琏自己又有什么呢?只有一穷二白和虚无缥缈的未来,可是胡琏并不甘心。

乱世之中,一个农人家庭身世的男人如何才干翻身?答案是从军。在与吴秀娃成婚之后,他毅然挑选了从军,但他家里穷到连去当兵的路费都没有。

图丨从军

这时候,新婚妻子吴秀娃挑选了支撑胡琏。不只将自己的所有陪嫁品卖了给老公凑钱,还动员了自己的所有娘家人,最终才牵强凑齐了给胡琏上学的路费。

所以,胡琏在妻子吴秀娃的协助下,总算踏上了从军之路,之后他顺利成为国民二军冯子明旅文书,也算是有了一个营生的工作,家里人也觉得很满意,可是胡琏却并不满足,他想要做人上人。

此刻,胡琏听闻了黄埔军校的招生消息,他知道自己的时机来了,1925年,他顺利进入黄埔军校,成为了第四期学员。

考上黄埔军校后,胡琏被编入步科第一团第七连,开端了正式的军校生活。

在军校和军团里,他凭仗着自己的天资和充分的军事才干,一下子成为风云人物,在上官和教练的一次次考察中,胡琏得到认可,所以步步高升由排长逐渐升任为十一师营长。

图丨军校

在这个期间,胡琏不知是出于难以启齿仍是还有目的,他从未向任何人透露过自己已婚的现实。

而在家书中,胡琏也仅仅让爸爸妈妈、妻子安心待在家中,等自己兴旺后,再将他们接过来享乐。

就这样,当胡琏在广州混得风生水起的时候,全力支撑老公、充溢对未来等待的吴秀娃,仍旧过着普通农妇的日子,为胡琏服侍爸爸妈妈。

1932年,胡琏去往江西赣州,成为了其时11师军长陈诚的手下,作为营长,胡琏此刻才25岁,容颜周正,身世嫡系黄埔军校,未来前途远大,重要的是“未婚”。

所以,这么个金龟婿,就被时任第11师少将参谋长的曾伯熹给相中了,他将自己的妹妹曾广瑜许配给了胡琏。

曾广瑜身世不错,容貌不错,又曾上过学,很契合胡琏对妻子的想象,何况她有一个身居高位,正好可以提携自己的哥哥,那么何乐而不为呢?

图丨胡琏

所以,胡琏瞒着家人,与曾广瑜喜结连理,而家中苦等的嫡妻吴秀娃,就这样被她抛之脑后,成为了过去式,吴秀娃后来知道后也曾抵挡过,可她一个农家女子又有什么方法呢?

与曾广瑜成婚后,胡琏算是解决了自己身世的短板,顺利的摆脱了自己泥腿子的身份,跻身高管圈子。

作为妻子,曾广瑜对胡琏的助力不知如此,她不只能为胡琏管理好家中的各项业务,还能为他进行夫人外交——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就与曾广瑜颇有友谊。

胡琏凭仗着这个联系,在蒋介石那里,也逐渐有了一席之地。

1943年,胡琏带领11师进行石牌保卫战,与日寇进行正面对立,最终战胜日军,致使鄂西大捷,胡琏一战成名,升任十八军副军长。

战后,胡琏回家后,却跟妻子曾广瑜提出了一个不情之请,他希望另娶一房妻子。

图丨宋美龄

此一时彼一时,胡琏已成为国民党高档军官,不是曾广瑜说不可以就不可以的时候了,不过,胡琏也并非要给妻子难堪。

在曾广瑜作主之下,他纳了妻子的堂妹曾广仙为妾,姐妹两个共侍一夫。从背面来看,这也是曾广瑜的无法之举,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。

假如胡琏另娶一个家世与自己相当的女子,自己如何稳固正妻之位?胡琏抛妻是有前车之鉴的,尽管其时自己是得利者,但现在自己的位置何曾不是危如累卵呢?

所以,为了持续稳固胡琏与曾家的绑缚联系,也为了持续做自己的官太太,她只能忍受,将自己堂妹曾广仙亲身送给胡琏。

或许这样才是最对的挑选吧,曾广仙进门后,姐妹两个血脉相连,天然同仇敌忾,胡琏守着一妻一妾,称心如意。

最终,两姐妹为胡琏生下了8个子女,其间曾广瑜育有3子,妹妹曾广仙育有5女。

图丨胡琏

退守台湾,官路顺利

胡琏除却命运,不得不说,他的本事也不小,前面聊到了他在军事上的足智多谋,在经营自己人生和婚姻上的种种筹谋。

后边咱们就聊聊阅历国民党内战失利,退守台湾后的胡琏,又是怎样持续夺得蒋介石信赖,在国民党内部稳固自己地位的。

先说到解放战役,此战之后,可以说是输赢已定,被蒋介石当作是主力的五大部队之长官张灵甫、邱清泉身死,廖耀湘被生擒,孙立人尽管保住了性命,却也成为了阶下囚。

只有胡琏,在淮海战役中,与12兵团司令官黄维各乘坐一辆坦克逃命,谁料到黄维坦克抛锚,被我军俘虏,而胡琏持续延续好运,一路平安的逃回了南京。

此刻,蒋介石五大部队司令本就只剩胡琏,怎样或许不受到重用?带着重建后的12兵团退回台湾之后,胡琏屡获蒋介石重用。

图丨司令

1957年,胡琏出任金门防卫司令,1958年8月23日,俞大维代表蒋介石慰问胡琏以及三位副司令。

酒足饭饱后,胡琏提议与俞大维先回司令部,便是这么一个主见,胡琏再一次死里逃生。

由于,在三分钟之后,我军轰击金门,俞大维在保护下仓促逃走,胡琏却躲回司令部地下室安稳保命,三位倒运的副司令却当场咽气,属实是命运不公。

尔后,胡琏还升任陆军副总司令,被晋升为国民党一级陆军大将,可谓官路顺利。

在国民党的众多官员之中,他也是受人羡慕的一个。由于蒋介石信赖他,退守台湾后,比较于部分过的惨痛的军官,他不只有自己的府邸,其后代也被安排稳当。

这其间天然有原因的。一方面,蒋介石反攻大陆之心不死,还需要有指挥才干的将领支撑,而在还活着的老部下中,胡琏天然很显眼。

图丨轰击金门

一起,他的夫人曾广瑜也出了很大的力气。她不只与宋美龄保持着不错的联系,还与蒋经国的夫人联系也不错。

当然,这并不是说,他就真的就没有不如意的时候了。尽管退守台湾后,世人看到的是他一路安稳上位,但他的压力也是日积月累。

而这个压力更多的是国民党内部的政治斗争造成的。当年,胡琏带兵防卫金门岛时,岛上物资缺乏,难以为继。

一起,台湾那儿的助力也是微乎其微,百般无奈之下,胡琏决议兵行险招,安排大船从香港偷偷运送交换物资,想要自行解决这个问题。

可是,国民党内部政治斗争严重,不少人明知为何胡琏这么做,却还以这个为幌子,说胡琏别有居心,在蒋介石和蒋经国面前屡次告状,不坚定军心。

图丨轰击金门

这让胡琏吃了不少哑巴亏,尽管蒋介石仍旧信赖他,但为了平息事端,蒋介石也要有所表明。

1964年,胡琏被任命为“驻南越大使”,奉命为南越传授“反共经验”,整整八年后,他才回到台湾,担任战略参谋。

此刻,胡琏已经65岁,垂垂老矣,被调到南越援助一事,一直都是胡琏的“心有不甘”,在老骥伏枥的年纪,他却被国民党内部的明争暗斗给镇压去了国外,心中天然对当局绝望不已。

1977年6月22日,已经70岁的胡琏因病逝世。

临终前,他与儿孙坦言,自己最大的惋惜便是不能魂归故里,他的书房藏着不少老家的图画,大陆的风景名胜,没有协助蒋介石打回大陆之事,让他一直耿耿于怀。

图丨胡涟

在他死后,他的家人依照胡琏的遗言,将他的遗体火化,用飞机将他的骨灰,空运到了金门岛,撒向了水头湾海面。

胡琏仍旧希望,一望无际的大海可以将自己送往悠远的故乡,假如不能,哪怕仅仅漂往对岸,也能一解思乡之愁。